在中华文化中,石榴自引入之后就形成了一种文化,关于石榴在各种古书上都有记载。 维吾尔族人民对石榴尤为喜爱,维吾尔语称之为“阿娜尔”,许多姑娘取名“阿娜尔古丽”(石榴花)。在文学作品中.用“阿娜尔”形容女性的窈窕俊美,比喻人的心灵纯美。日常生活中,还有以石榴为珍物,互相馈赠的习俗。
《齐民要术》中,“凡植榴者须安僵石枯骨于根下,即花实繁茂。”因而有人说,安石之名或取义于此。
《艺文类聚》中、引陆机与弟云书云:“张赛为汉使外国士八年,得徐林安石榴也”和《群芳谱》中:“石榴,一名若榴,一名丹若,一名金婴,一名金庞,一名天浆。本出涂林安石国,汉张赛使西域得其种以归,故名安石榴”都记载了我国引人石榴的情况。
《西京杂记》中有“初修上林苑,群臣远方各献名果异树,……梨十,……安石榴十株,·一”可见在汉武帝建“上林苑”时,已引栽石榴于苑内。
“石榴”的名称始见《酉阳杂沮》和《群芳谱》。“石榴一名丹若,甜者谓之天浆……大食勿斯离国石榴重五六斤。”(《酉阳杂姐》)。在其他文史资料中,也提到了石榴的别名:若榴(见《广雅》《南都赋》),丹若(见《古今注》),安石榴(见《名医别录)《图经本草)),金瞿(见《本草纲目》)等等。
石榴传入我国的初期,成为奇树珍果。首先在京城长安御花园骊山温泉宫(今陕西临渔华清池)种植。到了唐代,由于武则天极为推祟石榴,出现了榴花遍城郭的盛况。 |